中国瓷器:风靡欧洲三百年

编辑:adminwork
2014-01-02 15:38:50来源于:中奢网
分享:
  在国际贸易史上,中国陶瓷长期扮演国际贸易硬通货的角色。源自波斯语chini(中国的或中国人)的china(瓷器)随着中国瓷器在世界的传播,成为与中国(China)密不可分的双关语。

  在国际贸易史上,中国陶瓷长期扮演国际贸易硬通货的角色。源自波斯语chini(中国的或中国人)的china(瓷器)随着中国瓷器在世界的传播,成为与中国(China)密不可分的双关语。

  以中国为师的模仿

  向欧洲传播的中国瓷器,通常被称作外销瓷,描述外销瓷,也必须描述欧洲如何仿造中国的外销瓷。

  英国收藏家和古董商朱迪丝?米勒(Judith Miller)在《西洋古董鉴赏》说,商人们把中国陶瓷带 到阿拉伯世界,培植了当地的陶瓷业,并对后来西方的陶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。特别是那些已经受到中国陶器影响的锡釉陶器,随着阿拉伯人对西班牙的入侵而流 入欧洲,促进了欧洲锡釉陶的发展,锡釉成了欧洲陶器最常用的装饰手段。锡釉陶在意大利被称为马约里卡锡釉彩陶,在得到中国陶瓷的启发后,于15世纪迅速发 展,艺术家们在陶瓷上施展才华,进而形成装饰性很强的陶瓷艺术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 起后,马约里卡的陶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展。英国陶瓷学者罗宾?希尔德亚德(Robin Hildyard)在1999年出版的《欧洲陶瓷》一书中认定,制造商们于16世纪末开始生产的马约里卡陶瓷,是那些运送中国陶瓷的葡萄牙商船提供了最早 的模子。16世纪,意大利锡釉陶的重要产地法恩扎,成为意大利的陶都,并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制陶艺术。中国陶瓷传入欧洲前,欧洲人日常使用的就是这类锡釉陶器。

  受中国青花瓷的影响,意大利陶瓷遂出现了模仿中国青花瓷的势头,在这过程中,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。1295年马可·波罗从亚洲回到威尼斯 后,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瓷器的存在,并大为鼓吹瓷器的好处,于是意大利人产生了寻找瓷器法术的尝试。在寻找瓷器法术的运动中,美第奇家族带了头,在佛罗伦 萨近郊卡法乔罗建起了陶窑,又在佛罗伦萨的另一处鲍博利公园建窑,仿制中国瓷器,成为欧洲第一家生产软质瓷的工厂。据统计,在1575年至1587年间试 制出63件瓷器,都被记录在案。笔者在英国阿莫希林博物馆拍摄的这件青花瓷,被该馆认定是这一时期的产品。美第奇家族模仿的青花瓷从造型、釉色上看已经十 分逼真。这件藏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波特博物馆的美第奇青花瓷,与上面提及的阿莫希林博物馆的藏品为姊妹产品。玻璃质的胎,是白色法恩扎陶土与玻璃混合而 成的漂亮的软胚,再涂上烟雾状图案的蛋壳釉。这也成了欧洲第一个用湿粘土做成的软质瓷。这个软质瓷粗看很像中国青花瓷。再看这一个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的美第奇青花瓷壶,也是生产于1575年-1587年这个时期,壶柄、流都类似中国瓷的器型,纹饰也颇似中国的缠枝莲,只是在细部表现出欧洲的纹饰特点, 如流与壶柄的根部。大都会博物馆对这件瓷器如斯评介:“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灵感,美第奇大公弗朗西斯科建立了瓷器工厂,所生产的瓷器是至今保存最早的 欧洲瓷器。”

  美第奇瓷是欧洲仿造中国瓷器的先驱。意大利试制的陶瓷虽然取得了成就,但由于缺乏技术上与材料的知识,他们以沙子、玻璃、水晶沙、黏土等烧造而成,自然不可能产生出坚硬透明的瓷器。软质瓷使用的材料非天然,而是人工合成,故又称“人工瓷”。

  法国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,受意大利马约里卡锡釉陶的影响,从生产初级的铅釉陶转变为锡釉陶。之后,法国也加入了欧洲模仿生产中国瓷器的队伍中。这个时期,国王路易十四(1638—1715)不仅收藏中国瓷器,还把中国瓷器装饰的元素化入宫廷建筑设 计中。在凡尔赛宫,为情妇蒙特斯潘(Marquise de Maintenon,即曼特农夫人,1635-1719)修建了特里亚农瓷宫(即中国瓷宫)。此宫的装饰设计大量采用中国青花瓷白地蓝花风格,之后其他国 家的宫廷也大量出现类似的装饰风格。特里亚农瓷宫的墙面用材,皆为鲁昴(Rouen)瓷厂生产的低温软陶,经不住时间的拷打,过了不久,软陶开裂,屋顶渗 水。陶瓷专家罗宾在《欧洲陶瓷》如此描述:屋漏偏逢大雨,蒙特斯潘失宠,瓷宫终被拆除。

  路易十四时期,法国宫廷已经出现用陶瓷替代银器等金属器皿的状况,到了路易十五,为了让宫廷全方位地使用陶瓷,强制下令把宫廷、贵族家中所用的金银器全部 熔化另作它用。可见中国瓷器对他们的影响。熔化银器的命令促使法国窑厂大量生产釉陶器(还没有能力生产瓷器),于是专门生产锡釉陶的纳韦尔窑、鲁昴窑、香 堤伊窑、利摩日窑等扩大了生产规模。这些窑的产品纹饰具有巴洛克风格,其形成来源于中国瓷器的工艺,器表往往描绘着中国蓝(即青花瓷)的装饰纹饰。鲁昴窑 之后成了法国最著名的窑厂。在当时的人们眼里,单纯的青花风格比彩瓷装饰更加优美。随后法国风行洛可可风格,而洛可可风格的来源之一就是中国元素,因此, 鲁昴窑产品充满中国趣味。鲁昴陶厂艺术家的秘密仿制曾经法王路易十四的秘密授权,鲁昴陶厂也成了欧洲早期模仿中国瓷器的先驱。在众多的法国窑厂仿制热潮 中,塞夫勒窑厂也是其中最著名的,又由于是皇家窑厂,所以地位隆起,其起初的装饰风格多数来自中国样式,并与罗可可风格融会一体,塞夫勒瓷器最凸出的特色 是发明并使用了粉红蔷薇色(玫瑰红)。这是一种新发明的彩绘用色,是受清朝粉彩的启发,但比粉彩更加艳丽与华贵,它也非常适合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。塞夫 勒窑厂在法王路易十五(1710—1774)著名情妇蓬巴杜夫人(Madame de Pompadour,1721-1764)倡导下,1738年成立,1759年成为皇家陶瓷厂。开始烧造的是象牙色软质瓷,到了1767年用瓷土烧造硬质 瓷。塞夫勒瓷器工厂位于巴黎郊区的塞夫勒城堡,所生产的产品集中了以往陶器的优点,构图严谨,色彩富丽堂皇是其特征,特别是施以金粉,更显示了皇家瓷的气 派。塞夫勒皇家瓷喜用金粉勾勒,喜用宝石蓝作底,法国专家米罗万诺维奇这样描述,这是受中国瓷器绿松石色彩装饰的影响,很受法国上流社会的青睐。

提示:如注明原创稿件,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,违者追究法律责任。

分享:
相关阅读
[收藏]
精彩推荐
时尚资讯
图库精选
奢品风尚
奢侈品产品库
更多奢品
每日精选
奢侈品产品库
赞助商链接